咆哮电影调研机构Canalys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连续三个季度增长,出货量同比增长12%,达2.88亿台。
其中,三星将战略重点重新放在高端市场,以1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苹果紧随其后,以1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小米占据15%的市场份额,大增三成,在前五大厂商中同比增长最快。vivo以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传音以9%的市场份额跻身第五。
另一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也显示相同趋势,其报告称,智能手机销量在第二季度同比增长6%,这是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最高的同比增长率。根据Counterpoint的销量排名,前四名也是三星、苹果、小米和vivo,第五名则是OPPO。
一方面从直观数据来看,第四和第五名的市场份额都在10%上下,头部企业贴身肉搏,即使1%的争夺都非常激烈。另一方面,从今年手机厂商的新品发布来看,AI和折叠屏成为比拼的绝对焦点,外界也在观察这两大因素能否带动新一轮换机潮。
Canalys研究经理刘艺璇(Amber Liu)表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等创新技术和大众市场需求复苏的推动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乐观情绪持续上升。”
整体来看,全球各大区域的手机市场都在增长。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研究报告指出,2024年第二季度,欧洲和拉丁美洲市场的增速最快,因为消费者信心和购买活动相比2023年得到改善;在中国,华为的回归和618购物节的提前开始确保了市场热度的持续复苏。
在出货量排名方面,三星、苹果、小米、vivo与OPPO分别以20%、16%、14%、8%、8%的市场份额取得前五的位置,前五名的累计份额略有下降,因为后五名中的华为、HONOR、摩托罗拉和TECNO紧追不舍。
其中,不断扩展品牌影响力的摩托罗拉在各地区迅速崛起,排名较去年上升两位,并创下该品牌十年来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最高季度纪录。
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总监Tarun Pathak指出:“过去三个季度智能手机销量的增长对行业来说是个好消息,2023年销量处于十年来的最低点,但由于消费者信心和库存状况的改善,市场迅速反弹。几乎所有市场都表现出增长迹象,我们对未来几个季度保持乐观,预计2024年整体市场将增长4%。”
而另一市调机构Canalys的数据在增长的趋势基础上显得更为乐观,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2%。厂商出货量排名方面则与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统计略有不同,传音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五。
刘艺璇表示:“自2024年初以来,亚太、中东、非洲和拉美新兴市场的通胀缓解,刺激了大众市场价位段出货量的增长,包括小米和传音在内的厂商,正在积极推动产品升级,以抓住机遇。同时由于国内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荣耀、OPPO和vivo则在今年集中精力向中国内地以外的国际市场扩张。”
面对市场的新变化,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级分析师Ankit Malhotra认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了一个由换机周期驱动的缓慢且稳定的增长阶段,现在是手机品牌厂商之间的零和游戏。
未来几年智能手机销量将缓慢增长,然而由于各地区的高端化,尤其是如折叠屏和GenAI等新形态和新功能的兴起,预计智能手机的收入将比销量的增长更快。
三星连续几个季度保持了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两份调研机构的报告都指出,得益于其聚焦AI功能的新品系列的销量表现。三星近期也推出了折叠屏系列产品Galaxy Z Fold6和Flip6,并引入AI功能以提升体验。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报告认为,三星在支持生成式AI功能的安卓手机类目中销量领先,预计这一优势也将进一步为其新一代折叠屏手机增益。
而苹果今年第二季度的全球市场份额同比2023年则略有下降,刘艺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道,全球高端价位段智能手机的竞争格局越发激烈,影响苹果在高端市场份额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华为在中国市场的强势回归,对为苹果贡献两成以上全球销量的核心市场带来冲击;二是海外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三星持续透过折叠屏与Galaxy AI等技术创新试图挑战苹果的领先位置。
而华为也在手机市场上加速。据华为内部相关人士消息,截至7月16日,华为Pura70全系出货量对比P60系列同比增长125%。
但苹果在今年WWDC上发布Apple Intelligence套件,同时宣布与Open AI构建合作伙伴关系,也让市场对苹果下半年的表现预测更加乐观,预计今年推出的搭载苹果AI功能的iPhone将推动消费者升级换机的需求。
尽管AI和折叠屏在打开手机市场的新空间,但是整体而言,全球手机市场增长早已放缓。刘艺璇向记者指出:“随着普及率提高、换机周期拉长,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缓慢对厂商来说并非新鲜事,自2015年之后全球大盘并未再次出现双位数增长,部分年度受到宏观及疫情影响甚至有所下跌。”
但在她看来,产品创新及格局变化仍有无限可能性。“在中短期内,厂商敏捷地应对动荡的经营环境、适合自身的产品及渠道策略制定和执行对市场份额和营利能力至关重要。长期来看,全球化版图扩张、研发投入、品牌价值提升是获得长久增长及竞争力的核心要务。”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