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人渣2023中关村论坛昨晚(5月25日)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盛大开幕。开幕式上,“夸父量子计算云平台”、“新一代25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等十大重要成果发布。
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如今,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在2023中关村论坛开幕式正式发布quafu量子计算云平台。除了英文音译的缘故,这个平台的远大志向也由此可见一斑。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范桁解释说:这相当于把大算力的量子计算机联网,而不再是本地使用:
范桁: 经典计算机解决有些问题的时候需要1万年,量子计算机需要200秒。实验室里边我们把量子计算机做成了,我们现在就是要把从实验室一直到大众应用这条线给它全打通。就像玩游戏一样,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界面。底层就相当于量子操作系统,136比特的这个芯片在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18比特的和10比特的在物理所在怀柔的实验室,就相当于是把很多地方的量子算力全部整合起来,然后提供给所有的人去应用。过去我们听到的量子计算机就像一个单机游戏,我们现在提供的是大家所有人都可以联网的,提供的是主站量子算力。
平台上线了三个超导量子芯片,三个芯片分别有136,18和10个量子比特,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合适的芯片运行量子计算任务。目前quafu量子计算云平台在单芯片量子比特数和芯片数量上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范桁: 这些使用者可以自主选择,我觉得18比特它质量非常高,那我可能就用18比特。136比特他觉得可能能完成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那大家可以用136的比特。这个云平台兼容国际通用的量子汇编语言标准,我们也提供了一种非常简单的图形界面,客户端,自己的这个电脑上可以远程调用量子芯片。目前夸父量子计算云平台我们在国内是领先的,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方阵。
量子云平台是量子计算机走向应用的关键技术,大众可以利用量子云平台进行体验、教学和科研,也可以尝试一些实际应用,比如量子金融、量子模拟、量子游戏等等:
范桁: 当我们设计游戏的时候,比方说GPU是为了显示得非常清晰,但是有一些游戏,它的算力可能就是经典计算机提供不了,那这样的话我们可能就要用到量子的算力;还有一种:玩游戏的人是不是我们也可以培养他利用一些量子的知识,去设计一些新的游戏?我的同事他就设计了一个量子围棋,有某种叠加性的一种规则。
科研机构和高科技公司也可以构建自身的应用软件,而把其中需要涉及量子计算的部分通过云链接到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完成复杂的任务:
范桁: 前期有2000多名注册的用户,运行了量计算的任务实际上现在已经达到50余万次了。
Quafu量子计算云平台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国产替代。同样性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还有在开幕式上亮相的“新一代25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它比上一代芯片性能提升4到5倍;实现芯片内数据解密处理,为全域区块链场景应用提供最可靠的隐私安全保护。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硬件研发中心主任张博介绍说:
张博: 本次发布的25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基于RISC-V开放指令集定制设计专用处理器内核,可调度256核多线程并发处理区块链智能合约运算,显著提升区块链交易速度。此外,它与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CPU)实现了物理隔离的隐私计算环境,可以与服务器CPU同步运行,在不占用服务器CPU算力的情况下,利用高性能流式数据加解密引擎,接收区块链上大批量的加密原始数据,并在芯片内解密处理,在不分享明文数据的情况下高效实现数据共享。
这一芯片可应用于超大规模区块链算力集群,全面支持建成后的国家区块链算力网络开展运行,赋能国家区块链主链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久前,由微芯研究院牵头建设的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运行。中心明确,加速建设超大规模区块链算力集群,构建国家区块链算力网络,同时在能源、金融等国计民生关键行业和重点地区建设节点,打造开放包容的国家区块链主链,彻底打破“区块链孤岛”现象。
张博: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技术能够打破 “数据孤岛”,能更好的让数据流动起来,被人所用。区块链其实就是一个实现各个“数据孤岛”间数据连接的一个核心技术,它的特点在于可以保障数据在共享过程中它的隐私安全。我们也看到国外的一些企业也在布局:在区块链,尤其是区块链硬件芯片这方面的一些研发的工作。我们今天发布的这个256核区块链加速芯片,其实就是针对区块链的运算,高性能、强隐私安全保护。
在不远的将来,区块链加速芯片可支撑构建起千万TPS的超高性能区块链网络。应用方面,我国自主创新软硬件一体的“长安链”搭载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让应用能力更强。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市场与宣传部主任张航将“长安链”应用“图景”徐徐展开:
张航: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北京一直在打造数字化政务、数字化政府,去服务老百姓。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今年它的目录链的升级版2.0正式上线了,底层就依托了“长安链”的技术。目前已经打通了80多个部门,16个区以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金融等一系列的部门。有数百亿条的数据实现了上链的共享,群众要办一些事情都会获得极大的便利。当然”长安链“在其他的应用当中还有很多,比如说金融方面:支撑着中小企业进行融资。能够打通数据的流转,用数字科技去激发实体经济的活力。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正在加快建设。受科技部委托,中国工程院对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形成了评估报告。评估认为,北京原始创新和科技源头供给能力实现了提升,在建立新型举国体制方面作出了示范性探索,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21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在中关村核心区率先探索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目前,累计出台58项配套政策,先行先试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与明显成效。
企业研发投入动力大幅提升,1万余户企业享受基础研究税收试点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等政策,加计扣除金额达300多亿元。
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加强,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试点吸引高校、科研院所近千项专利服务中小微企业创新。支持组建一批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
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型研发机构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实现常态化。
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强化原始创新,成功研发自主可控的新一代256核高性能区块链加速芯片。该款芯片集强算力与高安全于一体,调度256核多线程并发运行,每秒可以处理100万笔区块链智能合约交易,并提供高效隐私计算能力,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可支撑构建软硬一体的高性能、高可信、高安全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探究石墨烯、拓扑、超导等低维量子材料微观物理机制的重要探测手段,其中,超短超强脉冲激光还可以作为电子结构及物态的有效调控手段。清华大学科研团队利用飞秒脉冲激光,在万亿分之一秒的超快时间尺度上拍摄电子结构随时间演化的“电影”,实现了非平衡态电子结构的测量和瞬时调控。利用该技术,科研团队首次在半导体材料黑磷中观测到瞬时能带调控,即黑磷的电子结构从平衡态的抛物线形状演化为“墨西哥帽”形状,成功利用飞秒激光改写了黑磷的“基因”。这一重大科学发现,不仅拓展了非平衡态物理知识的前沿,还为未来超快时间尺度上的材料物性调控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中国在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的非平衡态物理国际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多潜能干细胞具有无限自我更新和分化成生物体所有功能细胞类型的能力,这些神奇的特质使其在细胞治疗、药物筛选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再生医学领域最为关键的“种子细胞”。北京大学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取得了使用化学小分子调控细胞命运的重大突破性成果。通过建立人体细胞化学重编程方法,实现了不同体细胞类型转变,将人的皮肤细胞转变为多潜能干细胞,并成功制备了胰岛细胞。与传统技术相比,化学重编程体系更加安全和简单、易于标准化、易于调控,解决了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发展的底层技术问题。
量子计算云平台是量子计算机和云计算技术的结合,是量子计算综合性能的展示。一个大规模稳定运行的量子计算云平台,在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诞生,命名为“量子未来-QUAFU”。该平台上线个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芯片,是国内规模最大、单芯片比特数最高的云平台,并实现了完全自主研发与国产化。该平台兼容国际通用的开放量子汇编语言标准,为用户提供了便于提交计算任务、开展重要科学研究的量子计算平台。该平台的操控和读取精度超过9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昌平实验室科研团队自主开发了高通量深度突变扫描技术,破解了新冠奥密克戎毒株各个氨基酸突变对中和抗体的逃逸机制,率先揭示了新冠病毒趋同进化现象及其原理,在国际上首次构建了新冠病毒受体结合域(RBD)进化预测模型,并准确预测了相关毒株的未来进化趋势,为抗体药物和广谱疫苗研发提供了关键性理论与技术支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创新陆相页岩油源内富集地质理论,创建了陆相页岩油赋存实验表征、“甜点区/段”评价、旋转导向优快钻井、水平井体积压裂开发、地下页岩加热转化超前储备等五大关键技术体系,形成11项国家和行业标准、168件发明专利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建设了松辽盆地古龙、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等3个国家级示范区与基地,获得了一批重大勘探发现,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2035发展战略丛书”正式发布。丛书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组织,邀请3000多位相关领域院士专家共同研究,历时三年形成38册系列书籍,研述了人工智能、合成科学、先进材料等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的发展情况,将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参考。
当前,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国际智能制造联盟、国际介科学组织、亚洲仿真联盟等国际科技组织陆续落地北京。北京将在朝阳区建设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吸引更多国际组织落地,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赋能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