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菲伴侣中国经济该靠投资拉动,还是该靠消费拉动?这个问题在经济学界总是争论不休。最近,北大林毅夫教授再说:作为“后发”国家,经济增长主要还得依托投资增长,而单纯依赖消费拉动经济是错误的。此言一出,再次受到一批“网红经济学家”的批判。
有“网红”反驳林毅夫观点时指出:“增长再高,老百姓不敢消费没钱消费,经济增长有什么意义呢?”就拿这么一句话去批判林毅夫?未免简单了。毫无疑问,对中国而言,经济增长的目的确实应当是不断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但这只是经济增长的目标,而非手段或经济逻辑。
我坚信,就算是“网红经济学家”也该懂得经济意义和经济手段绝非同一概念。无论如何,不能背离常识地哗众取宠。
系统地看,消费和投资的关系无非是“鸡和蛋”的关系,到底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样的问题完全没必要讨论。鸡和蛋是一起进化而成长的。投资与消费同样如此,它们在一个经济系统中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共生共荣。完全不可简单分而论之,更不能简单分而治之。
林毅夫教授言之有理,在于经济学研究早有定论:即“在国家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过程中,拉动消费刺激经济只能适得其反”。因为,这会快速消耗居民消费能力的存量,消耗未来经济增长潜力,消耗国民对经济未来的预期。经济学家应当明白:当老百姓消费能力的存量被严重消耗之后,再拉动投资,投资可能会拉而不动。因为,储蓄减低意味着资本积累弱化,百姓拒绝消费意味着市场前景堪忧,两者相加,压抑企业投资欲望。在此境况下,拉动经济增长的难度会加大。
别再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了,没有收入增长就没有消费增长,而收入增长依托于投资增长,这是基本经济逻辑。决策层尊重经济常识,所以在消费的问题上,强调“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
老百姓的收入从何而来?从劳动中来。据此形成的消费能力,也是劳动中一点点的收入积蓄的结果。有些人全力反对“政府提高财政赤字去投资”,并污其为“财政赤字货币化”,但他们却同时赞同“政府撒钱拉动消费”。这不是很奇怪?难道“政府撒钱拉动消费”不是典型的“财政赤字货币化”?而“政府赤字投资”只是“财政赤字资本化”。
这些“网红经济学家”恐怕并未搞清楚“财政赤字货币化”与“财政赤字资本化”的区别。
大家需要特别注意:当前,经济舆论环境非常复杂。在中央反复强调“两个毫不动摇”的情况下,一些“网红经济学家”依然片面地大呼小唤,这真是为民营经济好?事实证明,无论这些“网红经济学家”的初衷如何,对其言论的负面效果,我们必须予以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