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巢公寓未来网北京7月17日电(记者 王军伟)在数字化时代,网络游戏已成为许多未成年人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但随之而来的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过度消费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一起未成年人游戏充值案件,为公众敲响了警钟,进一步明确了网络游戏平台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
这起案例中,不满10岁的孩子在游戏中为了获得更多的角色、打造更强的装备、拥有更酷炫的皮肤,累计充值十多万元,其父母起诉游戏平台要求返还。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充值退款诉求是否应该得到支持?游戏开发运营平台和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各自又应当承担哪些责任?(曝料邮箱: 新闻热线月充值超十万
据北京互联网法院公布的案情内容,2023年9月,一位不满10岁的孩子在未经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利用母亲的身份信息在某游戏平台完成了实名认证,并在短短30多天的时间里,通过母亲的支付宝账户累计充值十多万元用于购买游戏内的角色、装备和皮肤。这一行为直到同年10月16日被其父母发现,随即向游戏平台申请退款,却遭到了拒绝。无奈之下,孩子的父母将游戏平台告上了法庭。
在审理过程中,北京互联网法院指出,尽管游戏平台接入了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并设有家长模式等管理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明显漏洞。法院认为,涉案游戏平台未能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用户实名注册、登录的义务,特别是在识别到玩家可能为未成年人后,未采取合理有效措施进行验证和干预,且允许未成年人轻易修改实名认证信息,从而规避了监管。这一行为直接导致了未成年人能够无限制地进行大额充值,游戏平台对此负有主要过错责任。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付先科律师就该案向记者介绍,未成年人游戏充值主要集中在卡通色彩较为显著、网络热门游戏、漫改类游戏等,这类游戏对未成年人存在较大的吸引力,同时这类游戏也是容易引发网络沉迷、冲动消费的重灾区。未成年人往往是使用家中监护人的手机设备,下载游戏后通过手机ID(账号)绑定的成人身份信息一键登录游戏;或购买成年人信息登录游戏账号;也有借用、租用他人手机设备等方式获取上网机会、逃避未成年模式监管。
付先科提醒广大家长,要增强监管意识,加强对孩子上网行为的引导和监督,保管好自己的账户信息和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让他们在数字时代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