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b11青花瓷原标题:亲,做动画吗?让人崩溃的那种!——专访“7723”的“妈妈”郝雨
暑假档永远是动画的天堂,其中国产动画电影颇为亮眼,只可惜能在票房和口碑上斩获不错成绩的却只是少数——在《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的票房奇迹之后,中国动画曾一度憧憬过“崛起”,可是我们似乎离这样的梦想还是挺远的。关于动画,关于动画人与动画产业,《中国银幕》近期采访了《未来机器城》的编剧、制片人郝雨,作为年轻人们颇为喜欢的“暴走漫画”二当家,她为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暴走”从网络流行文化到投资动画电影的艰难路程,也有关于中国动画更美好的创想。
初次制作动画电影,郝雨和她的团队都是从零开始,中间的曲折可想而知,然而即便如此,她却用乐观的态度面对,这可能源于她大大咧咧的性格,比如见到她的时候,她一头紫红色的短发,笑着说:“我这发型是按照动画里女主角的剪的,看起来不错吧!”爽朗得就像个孩子,都说做动画片的人一定要有一颗童星,保持天真,在郝雨身上,确实有这一份简单与单纯。从这份简单出发,《未来机器城》的制作初衷也很简单:一部主创们自己也满意的作品,而不是追求眼前效益的“粉丝向”动画电影。
CS:了解《未来机器城》的观众可能都知道,这个动画来源于一组画风十分狂放的暴走漫画,是什么时候,或者什么契机决定将这组漫画改编成动画的呢?
郝雨:作为内容形式金字塔顶尖的存在,电影是我们做内容的人的终极梦想。条漫其实12年、13年就出来了,13年底14年初,那时候网络内容开始走向电影,形成了潮流,我们和投资人也有做电影的想法。于是开始找内容,我们在暴走漫画的网站上做了调查,能做成电影的内容不多,而这条漫画立刻脱颖而出,它的点击量非常高,既然它的故事核心是被那么多人认可和检验过的,那应该是一个十分适合改编为电影的题材,当然事实证明,做动画电影并不容易,我们Too Young Too Simple。
CS:在暴走的各类内容产品中,大家可能对脱口秀节目更熟悉,但是在暴走IP选择电影化时,首先选择暴走漫画,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郝雨:我们知道电影有电影的规则,电影最终还是要讲一个故事,如果故事里是以“暴走大事件”为核心,那肯定不是电影院里上映的影片,那是“遛粉”的行为。当然如果我们把“王尼玛”当做电影角色,讲述他奋斗的故事,那也太粉丝向了,我们希望做一个拥有更多观众的内容故事。
CS:从条漫到动画,除了核心设定,《未来机器城》的画风完全改变了,为什么没有保留“暴走”别具特色的画风呢?
郝雨:其实说到暴走的文化特色,我们并没有特意去强调它们的内在逻辑,我们的发展还蛮“跳脱”的,特别是电影,我们更需要“跳脱”。先脱离本身的特色,思考什么是值得和适合放在大银幕上的——大银幕适合什么样的画面与画风,什么样的画风能经得住那么大屏幕的考验,什么样的故事值得大家花40元、60元去看?我们不能因为什么火就粗暴地将什么做成电影,即便能骗到一部分观众,但是也只能骗一次,这不是我们追求的。做电影就必须尊重电影的艺术形式,它有它自己画面、声音的方法,这些都不是暴走表情包或者“暴走大事件”的形态。
CS:机器人7723其实就是一个特别暖心的暖男形象,在创作它的形象和性格的时候有没有参考现实人物?
郝雨:与其说参照,不如说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去区分。原条漫其实是一个特别破旧的小机器人,但是这个设定和“瓦力”很像,于是我们就想着改成战斗型的机器人。最开始他的外形是又胖又圆,萌萌的,非常可爱,后来我们找到一个巴西的画师重新设计了形象,那会儿“大白”上映了,发现这个形象和大白太像了,但是我们的机器人人设就是很暖,不能设计为高达那样的,于是在设计上以变换颜色为主,黑色太像机械战警,甚至还做了个“丑哭”的紫色机器人。
同时,那会我们开始做分镜,跑到好莱坞去学习,希望学到一些好莱坞的制作方法,可是我们发现在好莱坞也没有什么捷径,他们唯一的捷径就是“砸钱”,不好推翻重来,一版一版地做,我们做到第三版之后就发现没钱了。于是就带着最新的一版回国,给公司的员工看了草稿分镜,看完后就问大家愿意去影院看这样的动画吗?
结果当时全场只有一个人举手,我当时心都凉了——我们觉得不好的东西怎么能让观众喜欢呢?这是绝对不可以的。我们只好从头再来,也不再考虑它和谁像不像,我们的机器人有它独特的一面,他的故事和其他都不一样,他的形象也是为故事服务的,是为呈现影片七十年代复古未来风的风格服务的。而且我们希望,我们的7723的性格是一直处于变迁中的,呈现出慢慢人性化的过程,它有它好奇的天性、和善的个性,它拥有学习的能力,是以成长的形态展示的。
CS:电影中的机器人很有意思,它既可以是陪伴女主角的知心大哥哥,也可以是想摧毁世界的大反派,很好奇是怎样的原因导致了机器人之间的区别?
郝雨:等着看前传就知道了,哈哈,其实我们在前期创作的时候,反派这条线是最丰富的,反派的人物小传我写了11页纸,快写成小说了,但是电影篇幅毕竟有限,电影只有九十分钟,我们就不得不做取舍和删减。我们第一版出来的时候,一半讲反派一半主角,发现反派更迷人。这样肯定是不行,所以就简化为“回形针”理论的故事构架,当然机器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人类怎样引导它,它就成为什么样的机器,这也是我们动画片想要表达的主题之一。
与其说郝雨和她的团队在创造《未来机器城》这部动画,不如说《未来机器城》和她们的团队一起成长,从动画人设到未来世界的打造,每走一步,《未来机器城》的幕后都在经历着巨大的“波澜”,而这些波澜化为了《未来机器城》的血与肉,让它渐渐丰满、生动。比如不讨人喜欢的女主角是因为某次“暴走大事件”节目组收到来自于抑郁症少年的一条“遗言”,让主创深感当下社会中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不计其数……说起这些,朋克范的郝雨变得柔情,她说动画片要的不一定只有好看,或许还能带给观众们更多,这也是做动画的意义所在。
CS:《未来机器城》中对未来世界有十分完整的展示,当时是怎么构建这个未来世界的?
郝雨:一开始我们设计的未来世界是五彩缤纷童话一样的,没有那么多牙刷机器人、自动泡面机器人之类的生活化小细节,所以代入感特别不强烈。于是我们把国外的导演请到广州一日游,当时他坐在珠江的游轮上,左手“小蛮腰”,右手天河CBD,这让他十分震撼,他没想到中国是这样的——层层叠叠的高楼与奇形怪状的建筑,高架桥高耸到五六层楼高,密密麻麻的广告牌。导演当时就趴在游轮的栏杆上跟我说:“你们居然住在《银翼杀手》的世界里。”这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未来的世界。
这次旅行当然不止改变了动画中的未来世界,也改变了美方合作人对于我们审美的理解,他们也意识到他们的审美需要突破,心态也改变了——之前可能就是收钱做个行活的意思,对我们并没有行业上的尊重。这次旅行后我们闭关一星期讨论,向他们提出了我们的诉求,我们的编剧一起开会,大家开始相互get到彼此的想法。
郝雨:其实我们第一版的女主角就是那种传统的“傻白甜”小公主,天天和机器人的互动就是“要抱抱”、“love you”之类的撒娇,其实这也是我们的选择之一,但是后来我们把这个选择给推翻了。为什么会逐步推翻之前的设定,因为我们发现大部分小孩在生活中,其实并不讨人喜欢——如果你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小孩,遇到困难你应该怎么办?几乎所有的童话故事,都告诉你的是,乖小孩遇到问题应该怎么做,但是事实是,一个单亲家庭,在学校受到校园欺凌的小孩,很有可能就是性格偏激的,难道他就没有希望了吗?
我们在做《大事件》的时候,经常会接到粉丝的来信,让我们的团队意识到青少年抑郁症非常严重,其实导致这种情况,无外乎是家庭暴力与关怀的缺失,或者校园暴力。我们也遇见过小男孩与妈妈在一张桌子吃饭,但是全程各自刷自己的手机。孩子缺乏陪伴,缺少正确教育的方式,希望我们的动画也能教导家长在教育上去引导孩子,而不是扔给他一个手机,一个iPad。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就义无反顾地将女主角改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她不完美,但最真实。
CS:现在中国动画电影还是会被评论为“低幼”,你觉得咱们这部《未来机器城》是属于“全年龄”的吗?有刻意增加一些“成人”元素吗?
郝雨:我们的电影属于“合家欢”的范畴。其实在前期筹备的时候,我们和美国制作方交涉时,表示要做“合家欢”,但是恰好在这点上彼此观念上发生了错位。我们对合家欢的理解是“大人可以看的东西”,他们的理解就是“小小孩子可以看的”——美国电影评级中最低那种,这就肯定是偏低幼化了。
后来,我们也没有再纠结这样的区别,与其说先找一个目标观众群,还不如先想想自己做的内容是不是自己也喜欢看的?让内容自己去找观众。其实我们也有说脏话的狗狗这类“成人元素”,但是绝对是可爱和善意的,以及在打斗上可能更“暴力”,大孩子应该也会更喜欢这样的场面,当然父母可以看懂陪伴的主题,小孩喜欢的酷炫的机器人,《未来机器城》就是一个“全年龄”、合家欢的电影。
作为一直“混迹”网络文化的郝雨,经历了好几年的动画创作艰辛历程,终于成为了动画人,然而说起给新动画人们的建议,谦虚的郝雨羞涩地表示:“建议就是,希望动画人加油加油!”谈到颇为“热血”的“国漫崛起”话题,郝雨却一反亢奋的状态,颇为理智地分析着国内的动漫环境,对于她来说,这是个严肃的话题,特别是和好莱坞团队接触之后,所谓“看见距离”才能“缩短距离”。
CS:“暴走”的成功是网络文化崛起的过程,现今暴走第一部动画电影也即将上映,能分享一下从网络流行文化到银幕转化的经验吗?
郝雨:经验谈不上,有些走过的弯路可以分享一下。首先必须明确,网络文化与电影语言是两个截然不同领域,比如我一直坚持用英文写剧本,并不是我的英语好,是因为我的英语不够好,这样我就可以抛开杂念,只写故事不抖段子。
在创作中文台词的时候,第一版我们有特别多的网络段子,比如女主角小麦那句“有福我享,有难你当”之前完全是网络搞笑风格的“你难道想跟我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轰轰烈烈共享人世繁华吗?”结果配音出来,特别尴尬,很跳戏。但是也不是网路用语不能用,要契合人物和环境,所以我们配音花费了很长的时间,配了一个多月,就是在不断地改台词,相比第一版,我们现在的网络段子减少了至少百分之七十。
郝雨:肯定希望继续做动画做下去,而且是做国际化的内容,因为我们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我们单靠国内票房,是不可能创造收益的,没办法支撑继续走下去。目前还是将电影计划放在动画上,还没有拍真人大电影的打算,毕竟如果要真人电影,我们又从零开始,所以还是先把动画做好,比如之前说到的反派前传,也是很想做出来,也有意将《未来机器城》做成更多集的动画片,以及用动画中构建的世界观衍生出更多元的故事,不过一切都要靠《未来机器城》的成功来推动啦!
郝雨:中国动画与好莱坞或者日本的动画产业相比,肯定是有差距的,一开始我以为是钱的问题,问题其实不大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我发现是人才的问题,他们的画手是画了二十年的,我们的画手,都是从高中或者大学开始画的,没有人画过二十年,我们没有这样的环境让一个画手一直画,十年、二十年。其实最后,我意识到,最终的问题是态度——这不仅是从业人员对画画的态度,甚至整个市场和观众群体。比如现在有多少家长,是完全支持自己的孩子走画画这条路的?另外我们画画的人,其实很大一部分不是热爱画画的,他可能是为了一个饭碗,可能是因为成绩不好。到了资本的层面,动画的漫长制作经常让投资方不愿意投资。
国漫崛起,其实并不是一部动画拿多高的票房,或者拿到奥斯卡之类的,真正的国漫崛起,是国内动漫人员真的可以靠动漫能养活自己。当然,现在的动漫市场相比前几年来说,势头是更好的,我们院线D动画都在上映,甚至像《肆式青春》这种还能上艺联,也是很好的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