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g奶校花近日,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在彩云之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云岭儿女智慧的结晶,是融入血脉的文化印记,更是中华文化的灿烂瑰宝。
即日起,春城晚报—开屏新闻特别推出“当非遗邂逅云南”系列报道,和大家一起聊聊云南与非遗的故事,向世界展示云南精彩。
陀螺、铁环、跳皮筋……总能勾起不少人的儿时记忆,现在,不少人会在公园通过打陀螺健身。你可能没想到的是,打陀螺不仅是一种游戏,还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陀螺,也称“得乐”,彝语称“摆冲”,相传起源于远古时代。起初,古人用木棒狩猎,发现木棒无法猎获远距离的猎物。为了生存,猎人们“升级”了打猎工具,将石头绑在软藤上掷出,打远距离的猎物。后来,大家发现掷出的石头容易摔坏,就用坚硬的木疙瘩代替石头。于是,软藤加上木疙瘩的“组合”造就了早期的陀螺。
陀螺在史籍上有记载,最早是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称为“独乐”。此后,这项活动在我国广西、贵州、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开展较为普遍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
传统陀螺用栎木、柚木制成(近年有用塑料、胶木作为陀螺的材质),直径9厘米至12厘米,高12厘米至15厘米。用手工砍削或机械加工制成,分公陀螺(有凹楞陀螺)、母陀螺(平头陀螺)两种。
打陀螺比赛形式多样,可单人、双人、多人对打。一方旋转陀螺为守方,另一方用自己的陀螺旋转撞击对方陀螺,使之停转,攻守转换,决出胜负。
从第五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开始,打陀螺被列入正式竞赛项目。打陀螺比赛有单人对打、双人对打、多人对打数种,并有具体要求和规范记分方法。
去年,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云南打陀螺项目入选。说到云南打陀螺活动的开展,不得不提的是景谷、双柏等地。
景谷是陀螺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打陀螺活动最为普及,陀螺传统文化最为深厚的地区,素有“陀螺之乡”的美誉。
景谷打陀螺活动历史悠久,在景谷县益智乡塘房村后山,现存有一块石碑,相传此为古代部落首领李四之墓,民间传说他是打陀螺活动的发明者和倡导者,被奉为“陀螺之神”。
每逢春节、元宵和彝族二月八、火把节、泼水节等传统节日,景谷人都把打陀螺活动作为节庆的重要内容。通过组织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村民小组与小组之间的陀螺比赛,增进彼此间的情谊,增进乡邻和谐、民族团结。在长期的传承发展中,打陀螺已成为景谷特有的文化符号。
经过传承与发展,景谷涌现出了一批打陀螺高手,代表省、市、县在各大赛事出赛并获得金奖无数,成绩斐然,景谷打陀螺传承人李少春、陶永芳、兰有云等多名队员作为国家优秀人才到全国多个省市进行交流学习,成为我国打陀螺这项体育运动普及和发展的领头雁。
景谷十分重视陀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截至去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已有1930余个陀螺场地,每个村民小组至少都有一块陀螺场,村村都能听到打陀螺的声音,寨寨都有打陀螺高手。
景谷多所学校还把打陀螺纳入了课外活动内容中,目前全县陀螺进校园受众1.2万余人次。
在距离景谷160多公里外的楚雄双柏县,彝族传统体育“打陀螺”同样是当地群众喜欢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在双柏县,打陀螺主要流传于大麦地镇、鄂嘉镇、爱尼山乡等乡镇,是双柏县比较有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当地的打陀螺运动具有竞技性、娱乐性、观赏性,深受群众喜爱。当地打陀螺传承人木天光,凭着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和自己精湛的技术,把小陀螺一路打到大上海,多次参加各级民族运动会,获得了无数奖牌,有“陀螺王子”的称号,为大麦地镇的打陀螺传承工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
彝族传统体育“打陀螺”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蜚声国内,在当地有普遍的群众基础并引起各级政府及体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早在2009年9月,双柏县的打陀螺运动就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使陀螺这一传统体育得到更好的传承。
长久以来,双柏县的陀螺活动长盛不衰,各种赛事持续不断,声名远播。全县每年都要举办两次大规模的培训和比赛,每期参与人数都在百人以上。
打陀螺的场地与器材较为简易,技术也容易掌握,活动便于开展,具有对抗性、娱乐性和观赏性等特点,使之成为云南各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综合普洱市人民政府网、普洱市文化馆、景谷政务微信公众号、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景谷县文旅局、双柏县人民政府网、云南网、文旅中国客户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