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人的口头禅福建省闽侯县在主题教育中细悟“为民情怀”,在实干担当中建功“民生实绩”,把民生福祉满意度,写进打造新时代现代化滨江新城的满分答卷中。
说起在闽侯养老的幸福感,92岁的叶良国和他93岁的老伴潘淑华最有发言权。
两年前,二老入住位于闽侯县社会福利中心的龙人伍心家园。这是闽侯规模最大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
“在养老院里,早上有歌舞书画类的兴趣课程,下午有不少锻炼身体反应能力的互动小游戏。”叶良国说,在这里日常生活丰富了,社交生活圈也扩大了。“周全的适老化设施、专业的养护人员、配套的医疗设备、营养的膳食安排,让养老成了享老。”
在龙人伍心家园,除了像叶良国夫妇这样的自费老人外,还有一群由政府出资集中供养的特困老年人。闽侯县社会福利中心主任施理光说,特困老年人可选择家庭供养,也可申请集中供养,享受政府兜底政策,养老费用全部由县财政拨付。“每月还能领到由县财政承担的500元‘零花钱’呢!”
社区养老也是闽侯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甘蔗街道滨江社区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已成为老人“家门口”的好去处。这里配备有室、书画室、保健室等,作为周边老人的社交平台。照料中心还附设长者食堂,让不少社区老人吃上营养丰富、价格实惠的“暖心饭”。
对养老需求分类管理,切细服务单元,开展多形式、个性化的养老服务,让在闽侯养老的老人们活出幸福模样。据统计,目前,闽侯已建成县级社会福利中心1家、乡镇敬老院4家、民办养老机构6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5家,拥有养老机构床位1667张,养老机构从业人员190人;建成农村幸福院(社区居养站)278个,覆盖93.6%的行政村(居)。
道路整洁宽敞、车辆有序停放、路旁树荫清爽,随处可见文明标语,社区居民楼的裸露墙面画上美丽的图案,老人在榕树下广场晒着暖阳、聊着日常……很难想象,这样的和谐场景会出现在一个有着20多年历史、辖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开放式”无物业老旧小区——三福社区。这里居民的幸福感不言而喻,而这离不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助力。
据介绍,小区改造实施前,环境卫生较差、基础设施老化、小区管理难度较大。为能让老旧小区改造“改”进百姓心眼里,三福社区分发1000多份《致广大三福小区居民一封信》,召开居民代表大会12次,举办“话民生、金点子”等系列宣传活动24场,在不断宣传小区改造政策、内容、意义的同时,积极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合理诉求。由此,社区改造提升效果立竿见影。
针对小区绿化缺乏问题,他们拆除占绿、毁绿的违建物,补种退化的草坪,见缝插绿。针对活动场所较少问题,他们提升改造小区法治文化公园,新建一条文化长廊。针对福居巷等部分街巷破旧问题,他们启动“美丽街巷”项目,累计改造、整修墙体屋面近1000平方米。
作为全县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三福社区利用现有4支志愿服务队500多名队员的优势,每周六上午组织开展“整洁三福”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活动,对房前屋后、背街小巷进行全面清理。每月20日开展“爱邻”便民服务日活动,为居民提供咨询、理发、补衣等服务。近3年来,社区已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623次。
“赛花,今年镇里和村里都已帮你预定了一些订单,橙子和橄榄的销路不用愁。”再过一个月,白沙镇大目埕村溪口自然村村民宋赛花家的20多亩橙子和橄榄等农作物将迎来丰收,村党支部书记给她提前带来了好消息。
这是该村党支部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主动发现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推动问题解决来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的一次具体实践。
宋赛花介绍说,她爱人廖诗煌2008年和2015年因脑肌瘤先后两次住院动手术,虽保住性命,但彻底丧失了劳动能力,不仅花光家里20多万元积蓄,还欠下10多万元外债,家庭因病致贫。
2016年,白沙镇将宋赛花家庭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镇村干部组成帮扶小组,积极为其申请各种扶持。宋赛花回忆道,为尽快还清债务,她与人合种蔬菜,却因种种原因年年亏本。这时,镇村干部找到她,动员改种“脐橙52”和橄榄。果园缺水浇灌,镇村干部就帮她修建蓄水池,铺设水管;她种植缺经验,镇村干部介绍农技专家上门指导,还免费提供种苗和肥料……
最让宋赛花感动的是,在脐橙结果的头一年,陈绍勇就带来不少客源,帮助她的脐橙销售一空,当年就实现盈利。同时,镇村干部还帮助他们一家争取到住房修缮补助、医保报销、公益性岗位就业等政策福利。如今,宋赛花一家原本漏水的住房得到了翻新,廖诗煌的医疗费用也被基本兜底,果园每年收入6万元至7万元。
今年8月,《2023年福州市乡村振兴星级村名单》公布,闽侯9个村庄获评福州市乡村振兴四星级村。据统计,闽侯县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53万元,增长幅度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陈木易 侯宣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