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生活小常识最近,各省的高考成绩基本都出了,选专业这难题直接落到了每个高考生的头上。
有不少差友问差评君:现在该怎么选专业?怎么在大学里提前为进入心仪行业做准备?进入自己的心仪行业又会面临些啥?
正好差评君这边有几个热乎的行业社群,包括了汽车、游戏、数码等好几个行业大类,里面都是历经层层审核入群的各行业一线工作者,论专业性这方面真是没差过谁。
所以,我这次就在咱们的汽车/游戏/数码行业群里问了不少“翻滚”在各行业的热心大佬,来给各位萌新差友指指路,那么咱就来看看他们究竟有什么掏心窝子的分享和建议。
几年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国产新势力对合资车全面替代,汽车出口超越日本拿下全球第一,电池、智驾等领域国内也是遥遥领先......
但行业也极度内卷,负利润、价格战、加班、裁员、破产,这类新闻不绝于耳。所以,这个行业究竟处在一个什么状态?现在准备进汽车行业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卷是必然的,汽车行业趋于饱和,进入门槛在提升,加班也很常见,但机会依然有。
私企成长更快,工作更卷,国企相对待遇好,而且稳定,不过你别把它当作铁饭碗。
汽车行业重视技术,建议选理工类专业,比如计算机、自动驾驶、机械等会比较有前景,工资也更可观。
虽然汽车行业卷,但如此大环境之下又有哪个行业不卷,总体来说我觉得汽车行业还是算整体经济下行之下的一个上升行业,房地产倒下,那么乘用车就成为最大的经济消费支柱产业之一,所以首先选择这条路我觉得没选错。
其实我也算体制内的,汽车国企,相对来说稳一些,不会出现大规模裁员,因为国企要担负社会稳定性,但也不是铁饭碗怎么样都不能裁,这两年体制内也不是很好,部分地方已经不再是宇宙的尽头了。
行业的卷,我是感受挺深的。一方面,整个集团都在降低社招比例,校招人数22年小高峰,23年少了一半,看样子今年会更少。另一方面,一些福利也在砍。福利这块包括加班费申报时长,出差补贴金额都做了更严的限制。之前每个月的加班时长可以报36小时,之后降到10小时,现在只有8小时了,剩下只能报补休。而且领导动不动开会传达大家周末有空就回来加班。
不过比起大部分新势力,国企待遇其实还是好很多的。我同学在个卖得好的新势力,他平时加班没法报,周末加班只能报补休,8点半左右上班,平时基本忙到10点之后才能下班。
专业岗位的话,我首先推荐现在热门的自动驾驶和算法。现在汽车行业最高的可能就是做自动驾驶的同学了,应届生基本都在30+了。
其次推荐海外业务(英语是前提,小语种就看你自己了)。中国汽车走出国门是必然的,以前科技公司也有不少外派去发达国家的、还有一些地产公司开拓市场板块外派亚非拉的。海外市场是下一片蓝海,看中国汽车哪一家快速抢占市场机会。
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选专业的话,第一梯队毋庸置疑是计算机。从专业技术研发到日常系统运营,全都包揽。薪资待遇也是第一梯队。宇宙机实至名归。
第二是电气工程和材料科学,电气系统和电池是新能源绕不开的一份子,特别是新三样发展速度迅猛的今天,也是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于入行的准备,我觉得没什么好准备的,真正的学习都在接触实际业务之后。除非你要做销售,还得背背参数。
我在的是国企,加班多,但是包容度很高,新来就干些杂活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从统计工时,现场改善做起,当时感觉衔接的还挺顺利的。如果追求快速发展的话私企可能更好点。
关于我现在的岗位,我说一下我比较浅薄的看法。BMS目前来说我个人感觉还是比较不错的。从以下两点分开来说:
1. 就业:应届生选择BMS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目前互联网行业过于内卷,找工作不容易找而且工资很低。电池这个行业虽然已经过了疯狂扩张的阶段,目前只要应届生和有经验的人,所以想直接进入这个行业目前来看只有应届生可以。
BMS可以做开发、测试、系统工程师,工资方面目前还是很可观的。各个公司也缺能上手的人,面试情况排名前6动力电池offer都拿到了,在深圳上海一线. 行业发展:
如果高考生想干BMS的话,我建议是学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计算机这一类的专业。还有一个比较有建议性的推荐就是如果英语口语比较好的话,做BMS很吃香。
机械基础是万金油专业,汽车只是机械类里面一小部分,有15%~25%的人会进入汽车行业,比如机械里面的发动机设计是比较对口的细分专业,年薪能有50K~80K左右,但还是推荐整车,主要好混日子,年薪25K左右吧。
关键是机械这个大类很吃知识,就这样讲,学校里讲的是基础,出学校全靠自学。
总之在汽车行业,机械是基础,赚多赚少看你干什么,进可干自动化一体,退可干机器机加工。这个除了要专业/学历以外,也比较看运气,我刚入行的时候,JL刚开子品牌,什么人都招。
了解完这些,如果你希望在日后工作中能得心应手,那么从大学开始,你就得精进你的业务能力。
对于研发岗位,最重视的还是技术实践,在大学期间,尽量多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比如汽车/机器人竞赛、科技企业的实习等。
学android开发的,建议先去外包大厂熟悉熟悉工作流程(22岁~24岁乙方的自我修养)
,然后就可以跳槽了(28~30岁在Framework开发工程师上面混混,进修一下自己)去做独立(30~35岁,Framework架构师)。总之干就完了!快别做app开发了!
在这个岗位,专业我觉得只占比50%,因为更多去企业用到的知识并不在书本上面。看看你和导师相处怎么样,能不能带你去企业去做学习参观(真实)
其实大学期间只想到了来汽车行业工作,但没想到过干采购。现在回想,如果大学多学一些office的技能、多提升下英语能力会更好。做采购对一些零部件的价格,还有跟供应商沟通得知的零部件未来技术发展都是比较了解的,未来可以转去做车型管理。因为现在讲技术采购,很多降本方案要我们之间去供应商现场考察,然后和技术部门联合提出,采购的尽头是技术。
众所周知,玩游戏是不少人的爱好。同时也有挺多人把打游戏等同于做游戏,把游戏打得好,当成了从业者的基本素养。
此外,在现实世界里,不止有大家仰望的头部游戏,还存在大量中腰部以及长尾的发行方,比如平时App store里搜某个头部产品名字,向后翻十来二十页看到的某游的山寨;又或是微信小程序游戏里,榜单100开外那些。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进入这个行业,大三下就已经是你的“毕业”期限了,研究生同理,也是毕业前一年。
想进大厂的话,最好接触过主流的一些引擎,比如unity,虚幻,cocos之类的,一般来说挑一个深入学习,学习引擎可能还要花一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最迟大二下大三上的时候,就要准备起来。此外,客户端的话,很多公司会希望你对渲染也有了解,最好能啃点渲染专业书。游戏行业内部还有一个大家经常看的东西,叫
如果有进互联网或者是游戏行业的想法,大二大三开始就一定要抓紧暑期和寒假的黄金实习机会。
就我这类岗位而言,可以先去了解营销和传播的基础理论,再利用理论,复盘拆解某款游戏的营销动作。比如,这款游戏某个营销点的宣传核心、主题、受众,以及为什么用这个角色
但即便如此,每年还是有很多小伙伴为了热爱投身于这个行业,毕竟参与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对于每一位数码爱好者来说,都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如果你下定了决心,以后要往这条路走,那么这些前辈们会告诉你,干这行光有热爱还不够,还需要面临很多行业现状。
半导体行业存在3到4年的产能周期,数码行业的周期是如影随形的。想进入行业需要在这方面做好预期管理。
周期性的,一般一个周期会有3年左右,就是说有可能刚入职恰好是属于周期低谷,产品卖不动,公司经营状况比较糟糕,这对于刚入职的新人来说其实挺不爽的。
在了解完行业现状后,想要在未来的就业中有一个更好的起点,该怎么去选专业,做哪些准备呢?
技术岗位的要求比较垂直,比较需要选择对应的专业;非技术岗位相对来说会宽松一些。
大学校园里面的各种竞赛/比赛,要积极参与,这对于培养技能和提升简历很有帮助。
这种偏硬件的专业。如果对纯软件编程比较感兴趣,可以试着看看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如果对芯片行业比较感兴趣,可以看看
当然,随着现在人工智能的热潮,如果以后想从事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那必不可少的就是编程的能力。
。要提前了解一个行业的大背景,这样你才可以为了你想去做的工作而学习相应的知识。
现在需要的人才是全能型的,硬件软件都要强,才能让自己更有竞争力。不要浪费时间!!!!加油!!!
以后要想做硬件,专业肯定要选工科,其次这几个专业课都差不多,差别在于一些实验课和就业范围上。
“飞思卡尔”恩智浦智能车这种竞赛,因为平时大学的实验课,你甚至都不一定经常用到电烙铁、万用表,
我毕业后就职的一家智能硬件公司总监就常和我们说,公司培养一个能独立带项目的硬件工程师,开销是50w。PUA的话我都当耳旁风,但他说的代价高昂我是很认可的。
因此找到一家有实力的硬件公司,在项目上专注地学三个月。等毕业后,你的项目和经验,就是和HR谈薪酬的最夯实的底气。
再就要选择你的英雄了,挑选一门主修语言,c、c++、java、go、swift
(基础-进阶-框架),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边动手边学,涉及到的其他语言也学个基础,积累你的技术栈,多门语言多条出路嘛,日后换赛道也有机会。
,根据之前学过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项目开发,比如说做一个属于自己的博客门户之类的,边开发边debug,好经验坏经验都多积累,早出错早排雷。
github、StackOverflow之类的,看看其他人是怎么写的融会贯通一下子,
积累可能相对细分,实践的话就没啥好说的了,打造黄金入行敲门砖嘛,大二大三参加参加大学实验室,要么去实习打比赛,把履历搞起来,为找工作做准备就好了。
随着新内容的出现,原有的方法论可能会不断受到冲击,同一个结论可能前两年是对的,这两年错了,过两年又对了,需要勇于挑战自己。
专业的话其实看想要从事什么岗位了,假如想对技术方面有所深耕的话,上游设备厂家可以考虑
假如想要在数码行业内做一些和业务相关的岗位的话,就是对应的专业都有,比如财务岗位,销售岗位,供应链岗位。当然,这一类岗位会更吃经验一些,所以可以考虑后续公司内部调岗。
因为我其实也刚刚毕业一年多,在入职之前其实就已经深度参与到了大厂的校园项目,从我的角度出发,我觉得我在大学内跟同学最大的区别就是,我非常热衷于参加各类企业的校园项目,提前学到了些老板们喜欢的“职场文化”,进入大学之后,我觉得最需要做的是如何从“i人”变成“e人”,不管是考研还是工作都要提前想好想清楚。
而除了学历这些硬性指标外,个人的工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思维、抗压能力等才是在面试阶段会更加关注的
虽然说填志愿选专业,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要考虑的东西也有不少。但希望业内人士的视角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感想,对大家未来的大学生涯,提供一点小小的帮助。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