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妆怎么画在过去40年里,这家肉鸡养殖企业在产业链条上下扑腾,成为行业龙头。它扇动一下翅膀,几乎能在行业里刮起一股小旋风。
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从海外引进国内首条肉鸡自动化屠宰生产线多年前启动种鸡国产化,公司敢做善为,逐渐挖深了护城河。
外界不吝地将其比喻为“达尔文雀”,寓示这家企业,像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雀,不断根据外部环境变化,适应市场,拥抱变化。
事实正是如此,从单纯从事养殖业务,到卖种鸡、鸡肉以及鸡肉深加工食品,公司围绕着鸡,不断扩展着业务边界。
这样的布局,让创始人傅光明提出的将一只鸡吃干榨净的战略达成,即便在行业逆周期中,公司也得以独善其身。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退伍回到老家福建南平的傅光明白手起家,选择当时看上去很土的生意——养鸡。
后来,傅光明不甘心单纯的养鸡业务,凭借高效的执行力,业务触角逐渐伸进种源、屠宰、冷鲜(冻)鸡肉、鸡肉深加工等各大领域。
除了给肯德基、麦当劳供应鸡肉产品,公司还将“脆皮炸鸡”、香煎鸡胸肉以及手枪腿等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而在行业上游,公司则向养鸡企业供应自研父母代种雏鸡,市场占有率近20%。
养鸡可以发家致富,风险也极大。和生猪养殖一样,肉鸡养殖企业几乎每隔几年就会遭遇行业性波动,至今是一个难解的困局。温氏股份靠养鸡崛起后,尽管增加了养猪和投资业务,也未能在行业周期波动中幸免。
行业上升期,肉鸡养殖企业依赖规模效应,可以获得巨大利润,但单纯的养殖业务,难以抵御鸡周期。
圣农发展拥有亚洲最大的白羽鸡养殖规模(去年超6亿羽),近年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以2021年为例,在养殖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低迷双重影响下,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8.04%,去年下滑8.33%。
公司提出“一只鸡价值最大化”的原则,走出增收难增利的怪圈,还得靠新业务拉动。在今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里,明确指出食品加工业务的表现——销售收入屡破新高,同比增长25.80%。
据公司预计,2023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7.2亿元至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4.56%-300.57%。
2012年后,傅光明的名字频繁出没于胡润、福布斯等各大财富榜单。尽管靠养鸡已积攒下的亿万财富,但他不太甘心只当养鸡大王。
在他掌舵之下,这家企业逐渐从传统养殖企业向现代食品企业转型——不仅在下游对接连锁餐饮企业,它的许多鸡肉深加工食品广泛出现在C端。
说起来,公司开启B端业务相当早。1994年就成为肯德基中国的鸡肉供应商,2015年开始为麦当劳供货。
但食品深加工业务,几年前才介入。2017年,公司收购圣农食品100%股权,实现鸡肉+食品双线发展。当时,傅光明之女傅芬芳,已在这家企业工作10年,并于2006年创立美其乐连锁餐厅。
2018年初,傅芬芳接棒上市公司总经理,向外界放大了加码食品深加工业务的用意。
从盈利能力来看,养殖业务、食品深加工业务近年虽有所波动,但后者略胜一筹。
公司对食品深加工业务有着较大野心,未来业务收入占比达到收入的60%。据2022年报,食品深加工业务收入49.90亿元,占比公司收入的29.67%,今年上半年,升至33.43%。
具体到产品上,公司已培育出嘟嘟翅、脆皮炸鸡两大年销售额破亿大单品。去年全年,公司食品C端销售额突破14亿元,同比增长64%。
近年养殖企业纷纷加码深加工,已是行业发展趋势。养猪大户新希望,加码食品深加工后,培育出年销10亿以上的大单品小酥肉。
从渠道转型品牌,圣农发展的食品深加工业务获巨大拉动。据中原证券研报,2018年至2021年,其食品深加工业务C端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超70%,线上及新零售业务年均复合增长300%。
从专注养鸡到涉足鸡肉食品深加工领域,圣农发展的每一个发展周期,几乎都能作出合适的选择,恰到好处地助力企业发展。
早年,公司向肯德基、麦当劳两大餐饮连锁企业供货,做大了基本盘。如今,加码食品深加工领域,则是积极拥抱消费升级与市场变化。
上世纪80年代,白羽鸡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禽肉消费市场,育种却长期被欧美企业死死拿捏:种鸡繁育全部依赖进口,定价权被牢牢掌握在对方手中。
和不少养鸡企业一样,圣农发展也这样被“卡脖子”20多年。尤其在2015年,全球性禽流感爆发,美国种鸡被限制出口,长期依赖进口种鸡的中国养殖企业遭遇重创。
种鸡成为美国企业的财富密码,傅光明创业初期下血本购买白羽鸡受精蛋,就尝到被掐脖子的难受滋味,并默默寻求突破。
2011年,在傅光明主导下,公司着手启动白羽肉鸡育种项目,斥资14亿元以上。2019年才研发出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白羽肉鸡配套系——圣泽901,企业得以彻底实现自培、自繁、自养、自宰、自控。
2022年6月,公司正式对外出售父母代种鸡雏,当年销售655万套,在自主国产种源中市场份额占据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