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幸福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他们能在玩耍中获得更多,玩耍比超前学习书本知识,对孩子未来的影响更长久深远。
最近,可能还有很多区域的大家不能够出门,在不能出门这段时间里,我们不妨带着孩子开发一些室内游戏,帮助孩子释放天性。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了一些适合3-6岁儿童的室内游戏,大部分的道具只要DIY就可以很轻松的完成。
这些小游戏的道具搭建和正式玩耍过程,都能不同程度地帮助孩子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心理学家桑德拉·韦因努布博士等人认为,3-5岁是小朋友“执行功能”快速发展的阶段,执行功能就包含上述前三个方面的能力,所以,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关键期。
2018年,任天堂对发布的游戏做了一个创新——为顾客提供纸盒,可以拆解、组合成为游戏操作的辅助工具。
纸箱组合这种手工活动,连成人都能玩得不亦乐乎。对于孩子来说,就更有吸引力了。今天我们介绍的10类活动中,最重要的材料就是纸和纸箱。
拼图非常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它能帮助孩子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年龄小的孩子,可以从简单的开始。不一定非要买成品拼图,我们也可以自己打印或者画出简单的图案,并将其剪成几个部分。
或者,我们还可以将孩子喜欢的形象轮廓描在纸上,然后将形象自身按形状分割成不同的部分,让孩子进行对号入座。
已经会数数的孩子,我们可以将纸盘拆分成两半,一半上面标上数字,一半用图形来表示,让孩子进行配对,让他对数字的概念更加具体化。
俄罗斯方块可以说家喻户晓,对于锻炼孩子的图形辨识能力和反应速度有一定帮助。如果电子版游戏担心孩子伤眼睛,不妨制作一个纸质版本给孩子。
用一张画有方格的白纸作为背景,并制作出不同颜色的俄罗斯方块图形,让孩子在背景纸上,通过移动和旋转方块,将图形拼凑成完整的一行又一行。
蒙台利梭教育法中,一个人发展感官和手部动作,是通过触觉的精细化来辅助的。3-6岁期间,孩子有一种自然的倾向来完善自己的感官和动作。
在纸盒里放上各种不同的玩具,然后将纸盒上开两个洞,让孩子的双手伸进去感受玩具的质感、重量等,从而猜测手中是哪一个玩具。
这个游戏是标准的STEAM训练游戏。在圆盘上搭建迷宫结构,融汇了科学、技术、艺术、工程和数学的概念。
我们需要为孩子准备一个纸盘(或鞋盒的盖子)、吸管、玻璃球等材料。在纸盘内用纸片或吸管拼接出轨道,通过双手控制玻璃球从轨道中穿过,到达终点。
比如,可以将彩纸和吸管结合起来,在纸盘上搭建拱门和轨道,让小球到达终点。
纸盘和弹珠除了可以用来做迷宫,还可以用来搭建一个过山车。这个搭建和设计的过程,足够让孩子发挥创意,动手动脑。
将纸杯或者废弃的卷纸芯搭建好,用毛绒玩具当做小鸟子弹,就可以开始玩耍了。孩子熟悉了之后,搭建纸杯的过程最好也交给孩子,这是锻炼孩子专注力和手指力量的好方法。
用纸芯或卡纸做成高低错落的纸筒,让孩子将一元或五毛硬币投进去。我们还可以根据纸筒的高度标记不同的数字,让孩子感受数字的大小。
把纸杯用线固定在纸箱上,在纸杯上写上不同的分数,尝试让孩子用沙包投掷对应的纸杯吧。
用纸箱剪出许多大大小小的纸片,然后在纸片边缘剪出窄窄的缝隙,就能做出好玩的“拼插玩具”。让孩子发挥创意,随意拼接吧。这项活动能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和视觉记忆能力。
可以在白纸上随意画出弯曲的线条,然后给孩子准备几张彩色小贴纸,让他按照划线的轮廓粘贴。这项活动可以提升孩子的专注力,锻炼孩子精细动作。
用尺子在纸板上画出同等大小的方格,在方格交叉点上插入钉子,再给孩子一些橡皮筋,孩子可以自由地用橡皮筋组成各种形状。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参考,让他组成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等。
这实际上是一种名为geo board的教具,方便帮助孩子认知形状。自己做容易做不好,也可以直接买成品,是非常便宜且好用的小玩具。
对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活动,应该具备这样的特点:大人孩子都觉得好玩;可操作性强;且有教育意义。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些室内DIY活动都比较有趣,有些项目对大人来说同样具有吸引力,能够减少各位家长最近天天在家陪伴孩子时的疲惫感。另外,孩子掌握的玩法之后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那时家长们就能更轻松些。
本篇文章里介绍的活动基本都可以在原地完成,如果有精力带着孩子做更复杂的活动,增加孩子的运动量,可以参考下面两篇文章中的内容。
❤了解更多内容,可以在公众号首页→工具栏→“号内搜”,搜索关键词,例如:“哭闹”、“写作业”、“青春期”等,查看相关历史文章~
❤罗老师的抖音:罗玲的空间,每周二、周三、周四中午12:30直播,欢迎来直播间与罗老师互动,也可以申请连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