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专题在上一篇文章抗美援朝战争,毛主席和彭德怀之间的这个著名故事,必须说清楚 里我们已经讲述清楚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就是一直以来被误传的: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后,毛主席骄傲轻敌了,有了速胜思想,草率发动了第三次战役,打过了三八线,错失了停战的有利时机。于是,彭德怀在第四次战役期间,回京劝谏。
毛主席和彭德怀之间这个故事,已经整整误传了30年,在上一篇文章已经讲清楚,但并没有讲完,因为里面还有另一个故事,这涉及到毛主席的通盘战略考量。
接下来要讲到的这个对战争有重大影响的故事,还是要从第三次战役的缘由说起。
第三次战役不是毛主席坚持要打,彭德怀被迫服从命令。这个长期以来流传的说法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谬误。
事实是,在第二次战役结束后,彭德怀就制定了在三八线以北进行第三次战役的计划。上报毛主席后,毛主席指出:美军、韩军已经逃到三八线以南,在三八线以北无敌,这个计划不可行了。
《彭德怀年谱》第453页:“(1950年12月8日彭德怀)致电毛主席陈述下一战役的作战意图:下一战役定于(12月)16、17日开进完毕,18、19日可开始攻击。如能歼灭南朝鲜军一、六两师,美骑一师、二十四师,我即将越三八线,相机取得汉城。”
请不看基本史料的人看看清楚,彭德怀计划在1950年12月18日发起第三次战役,并乘胜追击越过三八线夺取汉城。
毛主席在12月13日回电指出:按照目前的情况,志愿军应该越过三八线作战,根据战况决定是在开城南北一线,还是夺取汉城。《建国以来文稿》第722-723页。
1、毛主席四次要求志愿军撤回三八线日上报的第三次战役作战方案后,毛主席于12月24日发电报给彭德怀指出:
“我军于此次战役后收兵休整可以向后撤退一步,使伪军又能集中起来,构成防线,以利下一次攻击,而且对原定人民军第二第五军团深入敌后分散敌人兵力的计划,值得重新考虑。该两兵团在此次战役后暂时同志愿军一同休整,不要南进,待下次战役后再行南进,似较适宜,究应如何,请你斟酌。”《建国以来文稿》第733页。
这里注意两点:一是毛主席第一次指出,在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应该收兵回撤。同时第一次指出,在11月定下的人民军第二、第五军团深入敌后的计划,应该取消。
“在此次战役结束后,全军主力(包括人民军第二第五军团),均应撤退至利于休整的适当地区,休整一个月至两个月。”毛主席还在电报中又一次强调:“不但人民军二、五军团现在不要深入南部,而且全军主力(包括人民军)在此次战役后,应当后退几十个公里进行休整,使美李两军感觉安全,恢复其防线,以利我军春季歼敌。此点要使朝中两国各主要干部充分明了。”《建国以来文稿》第734-735页。
这是毛主席第二次明确指出打过三八线后,全军要后撤休整,同时第二次指出人民军第二、第五军团也该如此。
通过展示基本史料,我们就可以知道,毛主席要求打过三八线是政治考虑,这是给美国压力;但打过三八线后再撤回,这是军事和政治考虑,利于下一步歼敌。
“此役,在部队中动员,强调越过三八线的意义(实际上政治意义不大),占领三八线后,又不要三八线还需一番解释。我意既已占领了,如无其他特别原因,就占领之,不去威胁汉城,让敌占领。如敌像平壤一样,自动放弃,即令人民军1军团前往占领,志愿军集结4到5个军(9兵团在外)撤至三八线以北,就粮整补。”《彭德怀军事文选》第559-560页。
我们可以看到,彭德怀先小小发了个牢骚,说既然越过三八线,那就占领好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但彭德怀最后表示服从毛主席意见,志愿军主力撤到三八线以北休整。
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一直以来所说的“毛主席轻敌了,逼着彭德怀打过三八线”这个说法是造谣。
上述问题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详细阐述了。本文要说的是另一个涉及战争全局的问题,也就是毛主席两次在电报中强调的人民军第二、五军团不要深入敌后。这关系很重大。因为大家都知道,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没有撤回三八线以北。难道是彭德怀违抗毛主席命令吗?可是他在电报中明确跟毛主席说了,同意撤回三八线以北。
以50军、38军112师及人民军第一军团两个师位于汉江以南,负责警戒海防和控制汉江以南桥头阵地;42军125师位于南汉江以东,警戒当面之敌。志愿军主力和人民军第一军团一部在汉城、高阳、东豆川、加平、金化地区休整。人民军第二、五军团以一部兵力警戒、主力在洪川、横城以东地区休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第65页。
对于这个部署,毛主席显然是不满意的。此时志愿军连打了三个战役,自身损失也很大,急需休整。但是毛主席很委婉,1月9日,他给彭德怀转发了斯大林的电报:
这是毛主席借斯大林之口,再次提醒彭德怀,志愿军应该撤到三八线日,彭德怀与朝鲜人民军领导进行了会谈。人民军领导要求彭德怀继续进攻,追击美军。彭德怀不同意,遭到对方指责。
“人民军一、二、三、五军团均可置于汉江以南之第一线。中国人民志愿军撤至仁川及汉江以北休整两到三个月。仁川及汉城的守备由志愿军担任。人民军应将现在东北的新兵加以补充。如朝方认为不必补充休整就可以南进,则亦提议人民军前进击敌,并可由朝鲜政府自己直接指挥。志愿军则担任仁川、汉城及三八线以北之守备。”《彭德怀年谱》第466页。
在接到毛主席回电后,彭德怀有了底气。于是彭德怀笑眯眯地说:人民军可以单独追击嘛。人民军领导却说:人民军没有恢复元气,不能单独南进。
彭德怀悠悠地说:不是说我一南进美军就会退吗?那么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我很难理解。
可是,毛主席的意见,彭德怀再次没有执行,志愿军还是留在三八线以南,人民军也没有接替汉江以南的防御。
在阐述毛主席四次要求志愿军撤回三八线以北时,我已经列出了毛主席要求人民军第二、五军团不要深入敌后的具体电报内容。所以本段从略。但是毛主席为什么这样要求呢?这其实是毛主席通盘战略中的一个小点,和毛主席另一个要求是紧密结合的。那就是毛主席在1951年1月11日电报中指出的:“人民军一、二、三、五军团均可置于汉江以南之第一线。”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简单,人民军第二、五军团不深入敌后,才可以去承担汉江南岸的防御。人民军承担了汉江南岸的防御,志愿军才可以回撤三八线、人民军承担汉江南岸的防御
到了1月18日,毛主席给彭德怀转发了及苏军军事总顾问沙哈诺夫大将的意见:
“沙哈诺夫将军认为,我军在汉江以南之部队不仅数量少而且不成防线。美三师增至正面,且近日侦察活动较积极,恐为敌乘虚而入,夺占我汉江以南之桥头堡及各机场,如此在春季攻势时再重新抢占桥头堡会增加我之困难,不如目前加强正面防线防敌攻占为好,并提出以下意见:(一)汉城至仁川一线之人民军一军团防务可由我军派部接替,该军团可南开水原、阳村里一线布防。(二)将原州地区人民军五军团调至骊州至阳村里一线布防。(三)以上两个军团及我五十军等部在正面布成一条防线,确保粥州、利川、水原一线及以北地区。”《彭德怀年谱》第567页。
我们可以看到,在四次提出志愿军应该撤回三八线以北没有效果后,毛主席没有放弃努力。而是换了个说法,汉江南岸的防御应该交给人民军。在这一点上,和苏军沙哈诺夫大将的意见和毛主席是一致的,都认为仅志愿军50军和38军112师,防御太薄弱了。至少应该增加人民军两个军团。
我们来数一下,毛主席四次指出志愿军主力要撤到三八线以北;两次指出人民军第二、五军团不要深入敌后;两次指出让人民军担任汉江南岸防御。可是毛主席五次电报中提出的上述意见,一个都没有落实。
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彭德怀难道胆大包天到这种程度,五次违抗毛主席的命令(其实是军委的命令)?
其实彭德怀也是有苦说不出,因为朝鲜人根本不听线日电报中两次强调人民军第二、五军团不要深入敌后,是对彭德怀制定的第三次战役计划的修订。1950年12月15日,彭德怀在第三次战役预定部署中指出:
“方(虎山)军团长仍统一指挥人民军二军团、五军团,按原部署(与志愿军42军、66军)合力歼灭洪川、横城地区之敌后待命。”《彭德怀军事文选》第363页。编者注:原州、荣州在洪川、横城以南,此命令的意思就是彭德怀改变了之后对人民军第二、五军团的部署,不让他们南下了。
当时已经成立了中朝联合司令部,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但是原四野166师政委,现在的人民军第五军团军团长方虎山根本不听彭德怀的命令。这也是正常的,彭德怀虽然是司令员,但是人民军的最高领导,彭德怀指挥不了。相比彭德怀,方虎山肯定服从这个人的命令。所以,人民军第二、五军团继续南下进攻了。结果第五军团在原州被美军打残了,第二军团深入到更远的敌后去了,美军调来了陆战1师,又把第二军团打残了。
而接下来的第四次战役,志愿军被迫以主力应战。可筋疲力尽,原本该休整的志愿军无力拿下砥平里,被迫全军北撤。结果一路上机动防御的部队,还是以志愿军为主力,让解放军最精锐的手下的第13兵团承受了严重的损失。
这对战争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按照毛主席的设想,志愿军主力回三八线以北休整,人民军第二、五军团不深入敌后,这样人民军的第一、二、三、五军团就可以接替志愿军在汉江南岸的防御。
志愿军和人民军都退回三八线以北,我们在军事和政治上都可以掌握主动权。特别是在政治上,志愿军出兵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也是毛主席的战略目的。战线推到三八线,这一目的就已经达成了。之所以要打过三八线,是要展示力量,证明志愿军有能力打过去。当时美国对于是战是和,正举棋不定的。这种力量的展示可以帮助美国人下决心。而打过三八线后,又撤回,是在政治上占据道义的制高点,告诉了全世界:志愿军有能力打过去,但志愿军又撤回来了,充分展示了我们的仁义。既然我们都撤回来了,如果美军、韩军还要再打,那责任自然不在中国。其实就是说,打了再撤回来,也可以帮助美国下决心。
就算美国不愿意停战,志愿军撤回三八线以北,有利于让敌军再次集结北上。敌军集结北进,会再次呈现兵力分散且集中的弱点。因为美军兵力不足,北上进攻兵力势必分散;而在敌军总体兵力分散的态势下,战斗力较弱的韩军会再次相对集中。志愿军可以再次打击当时敌军中最弱的韩军。在军事上也是非常有利的。而韩军再次被志愿军打击,也会有利于我们和美国谈判。
这就是中国兵法讲了几千年的“以退为进”,以表面的退让来后发制人。这种高深的谋略,在毛主席手上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战略,我们的盟友也挑不出毛病。斯大林就明确表态支持志愿军回撤。斯大林这种老狐狸会赞成,这是因为虽然毛主席这一战略对中国最有利,但对中苏朝来说都是有利的,斯大林这种目光远大的战略家自然不会反对。
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因为还有后续,在之后不久,毛主席还给彭德怀发了一封著名的电报。而这份电报,向来被不懂军事、政治、国际关系的专家们说成是毛主席骄傲轻敌的“证据”。我下篇文章再来讲。
|